媒體報道
【新華社】裴端卿:挑戰未知的道路上,中國不應該缺席
新華網廣州5月21日電題:裴端卿:挑戰未知的道路上,中國不應該缺席
開欄的話: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的事業必有科技領軍人物。從今天起,新華社推出“創新中國·科技領航者”欄目,全媒體小分隊記者深入院所高校、科研場所、企業單位,以文字、圖片、音視頻、新媒體報道方式,講述科技領軍人物創新、創業的精彩故事及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弘揚他們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為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提供精神動力,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開欄的話完)
記者王攀、周強
作為一名科學研究人員,“有趣”是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因為有趣,他選擇了生命科學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因為有趣,他花費8年時間“打磨”一篇論文;因為有趣,他把看似廢物的尿液變成了傳說中的“不老泉”……
裴端卿,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再生細胞生物學分會會長。
在外界看來,他是首屆國家中長期規劃“幹細胞研究”計劃專家組召集人,承擔著為中國在該領域實現突破的重大責任;在研究領域,他是帶著光環的領軍“學霸”;在學生眼裏,他是“身先士卒”的導師。而在他自己看來,能夠代表國家成為人類未知領域的一名探索者,是一生最大的榮耀。
尿液裏的秘密:中國人製造出的“不老泉”
2013年,一支法國紀錄片拍攝團隊專門來到廣州拜訪裴端卿。他們希望在這裏證實一個傳言,即中國人真的在尿液裏找到了“長生不老”的奧秘。
在廣州的實驗室,裴端卿和他的團隊向世界證明:尿液可以提供健康的細胞,而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細胞得到高質量的神經幹細胞,並且進一步將它們變成血液細胞、骨細胞、皮膚細胞、肝細胞甚至神經細胞。在不遠的將來,科學家或許就可以將這些分化的細胞移植到人體損傷部位以便替換衰老的細胞和組織,實現延長人類生命的“奇跡”。
“我們的研究向世界證明,生命的確充滿了驚喜,科學也充滿了驚喜。”裴端卿說。
是什麼讓這支團隊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研究成果?裴端卿說,是耐得住寂寞的堅守,是對基礎科學領域不放棄、不拋棄的堅持。
最初的起步就是這樣來的。在日本等發達國家科研人員的探索基礎上,裴端卿研究團隊取得了突破性發現,維生素C可提高多能幹細胞的誘導率達到100倍之多。這一研究成果於2009年12月在線發表在世界幹細胞權威雜誌《細胞·幹細胞》中,並選為2010年首期封麵文章。
2010年,裴端卿團隊再次實現突破。他們發現細胞發育的逆轉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它是由一個被稱為“間充質向上皮轉化”的機製所啟動,並為繼續改進誘導多能幹細胞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該項成果再次刊登於《細胞·幹細胞》雜誌上。
美國斯坦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馬呂斯·魏理格博士表示,裴端卿等人的研究結果推動重編程,“是人們試圖從分子水平上理解細胞重編程機理的一個裏程碑式的發現,對於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具有廣泛和深遠的意義”。
在這些突破的基礎上,“尿液奇跡”誕生。裴端卿說,和傳統做法相比,這一發現的主要意義在於誘導方法上采用了非整合技術,誘導後的神經幹細胞不帶有任何誘導因子,消除了誘導因子引起成瘤性的隱患。此外,由尿液上皮細胞直接誘導為神經幹細胞跳過了可產生成瘤性的多能性獲得這一步驟,所以這樣獲取的神經幹細胞更加安全。
“看得更遠一點,若技術不斷發展成熟,由於誘導多能幹細胞‘年輕力壯’,再生和分化能力非常強,那麼短缺的器官源也很可能得到解決。”裴端卿說,“不僅如此,帕金森症、糖尿病、地中海貧血、老年癡呆、脊髓型肌萎縮症的治療或許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裴端卿在生命科學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正在不斷刷新曆史。
迄今為止,其代表性學術成果發表在《自然》、《自然-遺傳學》、《細胞·幹細胞》、《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美國《生物化學雜誌》等國際期刊上,共計70多篇論文,引用達3000餘次。
挑戰未知領域:是個人,更是國家的選擇
當小學校長的父親,是湖北農村走出來的裴端卿踏上科學研究之路的第一推動者。
“到現在我都記得,大概七八歲的時候,父親牽著我的手,告訴我當一名科學家很光榮。他一口氣講了很多科學家的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裴端卿說。
1980年,15歲的裴端卿以優異成績考取華中農科院。畢業後,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中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留學項目,並於1985年赴美留學。
“學成歸來,改變國家的落後麵貌。”成為裴端卿縈繞不去的心靈回音。
2002年,回到祖國的裴端卿已經37歲。17年的海外研究生涯,讓他握有美國大學終身教職,成為業內聞名腫瘤學家。但他最終放棄了自己擅長的金屬蛋白酶與腫瘤轉移領域,從北京南下廣州,轉身投入國內尚是一片空白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基礎研究領域,開始了艱苦的拓荒路。
“中國占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們不該也不能永遠在人類探索未知領域的競賽中缺席啊!”裴端卿說。
那是一段白手起家、篳路藍縷的日子。
最困難的時候,連“中科院”的金字招牌都失去了光彩——由於技術相對落後、缺乏基本硬件設施、試驗周期漫長難出成果,裴端卿和團隊一度連學生都招不到。
想盡辦法鼓舞士氣、咬牙帶著隊伍堅持再堅持,成了裴端卿的日常功課,小時候父親講給他的勵誌故事,被他一遍一遍講述給自己的團隊同事、學生,支撐整支隊伍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2007年11月,香山科學會議第313次學會召開,中國的科學工作者第一次全麵聚焦幹細胞生物學。在大會上,裴端卿介紹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研究,力陳我國在該研究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並建言國家加大對幹細胞研究的投入。會議最終催生了2008年科技部基礎司國家重大研究計劃“生殖與發育”框架下的3個IPS的973項目立項。
從此,幹細胞研究在中國走上了快速發展通道,包括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在內的多支隊伍你追我趕,帶動中國在幹細胞領域實現了對發達國家的全麵追趕和局部趕超。
“端”,意為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節日;“卿”則含有“為國效力”之意——“五十知天命”的裴端卿說,自己的選擇要對得起自己的名字,更對得起父輩的深厚期許。
包容天下:打造屬於這個時代的“中國團隊”
在裴端卿辦公室的書櫃裏,擺放著一幅標有“共產黨員崗”的牌匾。辦公桌右側的牆上,則貼著一幅他自己用小楷工整抄寫的《沁園春·雪》。在遇到科研難題的時候,他會一再背誦這首詞,勉勵自己和同事戰勝困難,勇往直前。
“科學已經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能夠完成的事業,我們必須凝聚團隊的力量去麵對。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應當繼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也要汲取和借鑒世界先進經驗,以開放的態度打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中國團隊’。”裴端卿說。
從2004年擔任副院長開始,裴端卿就開始了新的團隊建設計劃。他分別引進和培養了近20位從事幹細胞研究的研究員PI,自己培養了25名博士,目前整個研究院科研人員有600餘名。
曾在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從事科研工作的西班牙籍科學家米格爾正是其中一員。來到廣州生物院後,他放棄了之前擅長的腎癌研究,與裴端卿一起投身幹細胞領域,並取得了諸多轟動性的突破。2010年,他成為第一位非華裔的國家重大研究計劃973首席科學家。
“通過裴端卿的努力,世界看到中國在誘導多能幹細胞領域的開放姿態,這也是中國近年來在該領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米格爾說。
大家願意追隨裴老師,因為他可以給學生們6年時間去做一個科研項目,也因為他每天早上7點半上班晚上11點下班,樣樣事情身先士卒;因為他時刻願意與大夥討論實驗結果,也因為他會主動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80後”簇擁的實驗室,氣氛融洽,樂趣良多。
“畢業後,我想留在這裏繼續發展。這裏就是全球最好的幹細胞研究平台,也有全球最好的研究團隊,我能在這裏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博士生王曉山說。
現在的裴端卿,更加注重鍛煉身體,希望“跑一個全程馬拉鬆”,因為隻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做更多科研工作。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不想錯過難得的機遇。”裴端卿說。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5/21/c_1115365673.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