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人民日報】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逐夢英才)
5月20日,裴端卿在實驗室對研究人員進行指導。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攝
編者按: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業,是強國富民的重要途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眾多科技人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於創新創業大潮。他們或潛心研究、奮勇攀登科學高峰,或踏實創業、讓手中的技術成果造福人民。為弘揚廣大科技人員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逐夢英才”專欄,報道一批科技領域典型人物的先進事跡,講述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創新創業、報效祖國的精彩故事。
2012年,一項利用人體尿液上皮細胞成功製備多能幹細胞的重大科研成果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第一次推到了公眾視野之中。在此之前,他並不為人所熟知。
然而,在國內外幹細胞研究領域,裴端卿的成就卻並不像他的為人那麼低調。
他帶領團隊發表了我國第一篇誘導多能幹細胞論文,奠定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新方向;建立了我國幹細胞多能性調控與體細胞重編程體係;揭示了維生素C在促進誘導多能幹細胞形成方麵的重要作用,由此解決了多能幹細胞研究初期效率低的普遍技術問題等。
輝煌成績的背後,是裴端卿和團隊成員們十餘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做科研沒有什麼捷徑,興趣、想法與合作缺一不可。”裴端卿說。
“憑著興趣,才支撐著我們一路堅持走下來”
其實,在幹細胞研究領域,裴端卿算是半路出家。而走上這條路,也因興趣使然。
2002年,37歲的裴端卿回國,成為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當時,他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科研順風順水:已成為副教授並獲得終身教職榮譽;在金屬蛋白酶和腫瘤細胞轉移領域裏頗有建樹。
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可是,裴端卿卻覺得很自然,他說:“我赴美留學17年,從走那一天就是為了回來。”
裴端卿剛回國時,發現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孕育著很大的潛力和更多的創新點。於是,他果斷放棄了此前擅長的研究領域,轉而投入了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的研究領域。
“一方麵是因為之前的研究領域有了局限性,想有所突破基本沒有可能。而更重要的是,我本身對此很感興趣,在美國期間就已經翻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裴端卿說。
要讓許多臨床疾病的治療取得突破,基礎研究至關重要。最終,裴端卿帶領團隊選擇了“多能幹細胞”這個當時在我國剛剛起步的領域,作為主要研究方向。
雖然前景可期,但眼前的起步卻很艱難。畢竟一切都是從頭開始,沒有任何積澱,也沒有任何指導。
“那時培養幹細胞的條件差,經常養不活。技術手段也很落後,很多實驗都隻能靠最原始的方法來做。”裴端卿笑說:“好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憑著興趣,才支撐著我們一路堅定地走下來。”
“隻要方向對了,又不斷有好的想法,成功是遲早的”
2006年,剛剛起步沒多久的裴端卿團隊終於獲得了第一個階段性的研究成果。當時,他們投了一個比較有名的學術期刊,可是沒有被采納。而就在同時期,國外也有一個跟他們類似的研究成果最後發表在了那本學術期刊上。
“我們的成果後來雖然發表在了一個不太有名的期刊上,但仍然覺得很開心。因為受條件限製,我們的確是比國外的同行研究的簡單,但可以看出雙方的想法還是非常一致的,他們想解決的問題和我們想解決的問題差不多。”裴端卿說,“這說明至少我們的方向沒有判斷錯,進入新的領域就怕方向搞錯了。”
後來,裴端卿經常拿這個例子來鼓勵學生,說明想法和思維創新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其實想法是最重要的,雖然這次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隻要方向對了,又不斷有好的想法,成功是遲早的問題。”
一開始,同學們並不完全理解,還常常拿著期刊找到裴端卿問:“某篇文章並沒什麼新思想怎麼就發表了?”每到這個時候,他的回答都很淡定:“這很正常,個人角度不一樣,看法不一樣。如果這個文章是我們做的,估計不太行。”
裴端卿總是不斷提醒團隊成員和學生,一定要想一些別人想不到的事情。隻有這樣,我們做的研究工作才能有意義。“如果一個想法大家都去做了,最後可能就是相互驗證一下,體現不出我們自己的創新。做研究,思維上的創新很重要。”
“我們經常假想這個點我們想到了,那別人肯定也想到了,所以我們就不做了。能不能再想想?哪個點大家很難都想到,那就值得做。”裴端卿說,結果證明這樣的思維練習還是非常有用的。
作為團隊的帶頭人,裴端卿每天都麵臨著“這樣的東西該不該做”的抉擇,因為一旦開始做就意味著會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經費。“其實決定做什麼很容易,決定不做什麼很難,因為很多想法確實很誘人。”
“討論是很好的合作方式,可以集納大家的智慧”
采訪中,裴端卿強調最多的是科研離不開合作,雖然研究過程緩慢而枯燥,但幸運的是回國之後他擁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團隊。
如果不出差,每天早上七點半,裴端卿一般都會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裏,處理文件和電子郵件,更多的時候則是和團隊的成員們討論問題。
“討論非常重要,是一種很好的合作方式。通過討論,可以集納大家的智慧,並且過程中還會產生很多很好的想法。”裴端卿說。
裴端卿說自己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都會思考並產生很多想法,比如在行走中,或者與人喝咖啡聊天的過程中。有些想法就隻是一閃而過,可能當時隻能捕捉到火花的一部分。但隻要是能捕捉到,不管任何時候他都會立即打電話告訴團隊成員。“我怕我過會就忘記了,所以需要和他們立即討論。討論也是讓一個‘空想’一步步完善和成熟的過程,最終落到實處。落到實處通常就具體到第一個實驗怎麼做?”
十幾年來,隨著團隊取得的研究突破越來越多,在幹細胞領域知名度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裴端卿也開始考慮人才隊伍的建設,他希望有更多不同國家的科學家能加入進來。“不同的文化背景看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這將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想法和可能性。”
在裴端卿的感染和號召下,來自美國、德國等世界各地的7名頂尖科學家陸續加入到研究團隊中來。來自西班牙的學者米格爾還成為我國第一位非華裔的973項目首席專家。
“裴端卿給予我與眾不同的鼓勵,他認為世界的許多地方都有人才,引進各地的人才有助於中國的強大。”米格爾說。
在中科院組織的國際評估委員會對裴端卿的評估報告上這樣寫道:裴端卿博士從事的研究有望對再生醫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裴博士在該領域取得了眾多有影響力的發現,在全世界範圍內,他已成為該領域的引領者。
“這些成績都是他們創造的。多少年以後,讓我來回顧,可能我都不記得哪一年發表了什麼文章和成果, 或者哪一年得了什麼獎, 但我會永遠記住我們這個團隊。”裴端卿說。
原文載於:《人民日報》2015年5月22日 頭版、第9版
原文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5/22/nw.D110000renmrb_20150522_1-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