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中國科學報】中國生物倫理監管經驗值得世界借鑒
近日,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幹細胞倫理學和管理專家道格拉斯·西普應邀在《自然》雜誌發表題為《並非野蠻東方》的評論文章。文章就近期針對中國科學家發表的兩篇關於胚胎基因編輯的文章所引起的倫理爭論以及對中國科研管理政策的誤解,進行了分析解讀和回應。
道格拉斯和裴端卿認為,中國在監管涉及敏感倫理問題,尤其是生物科學研究方麵的經驗也許值得世界借鑒。在他們看來,西方對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涉及人類胚胎研究上的倫理問題的擔憂有點過度誇大。事實上,中國在修改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基因,以及在科研中更廣泛地使用人類胚胎方麵都表現出了謹慎和克製。
第一篇報道人類胚胎基因組修飾的研究文章曾被《自然》和《科學》拒稿,據稱是因為審稿人出於對倫理問題的擔憂。道格拉斯和裴端卿認為,諸如此類的研究無論在何地開展,都會引發爭議和激烈討論。同時,海內外的評論者往往還會假設,中國科學家和其他人士對早期人類胚胎的命運並不關心。然而,依據中國現有的規定以及社會規範,這種印象在本質上是錯誤的。
作者進一步分析認為,對於非中文母語者來說,理解中國複雜的監管係統可能是非常困難的。然而,就使用人類胚胎的研究而言,可以說中國的方法策略或許比許多國家零散的法律體係更為高效實用。中國政府強有力的政策規範與一貫立場——禁止用於生殖,但允許進行研究——使科學家得以在規定明確的“安全區”內開展研究。事實上,中國作出的巨大成就,特別是在基因編輯方麵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功於這種明確性。
他們同時指出,在事關這一全球性挑戰的討論中,中國應獲得同等的話語權。值得欣慰的是,去年年底中國科學院和英美兩國的學術機構共同組織了全球首個關於人類基因編輯的國際峰會,積極參與主導這一具有改變人類技術的倫理與技術發展的討論,這是前所未有的。
文章最後呼籲,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各國內部監管係統複雜煩瑣,以及國際上讓放開監管的市場而不是政府官員或生物倫理學家來裁決技術質量和倫理問題的呼聲與日俱增等各種大背景下,為日新月異的生命科學研究找到合適的管理措施是困難的。因此,必須努力增進對不同國家正在作出的各種努力的認識,更好地理解各國應如何合作達成國際管理共識。他們認為,好的規則才能驅動科學發展。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丁佳 (2016-06-29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