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中國科學報】《細胞》子刊發表十位學者聯合署名文章呼籲合理放開人類胚胎研究
本報訊(記者倪思潔)自從“基因剪刀”伸向人類胚胎,一場倫理爭議隨之而起。對於科學界來說,未來基因編輯技術該何去何從?北京時間10月6日,《細胞·幹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與9位國際知名學者聯合署名的論述文章,綜述了科學界對人類基因編輯尤其是可遺傳的胚胎基因編輯發展的詳細指導意見,同時闡述了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對於胚胎發育等基礎研究的重要推動作用,以及國際學術合作對潛在臨床應用的重要意義。
文章認為,雖然存在種種限製,但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可有效推動人類胚胎發育學的研究。如果對於人類胚胎研究的限製進一步合理放開,科學界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基因編輯是指對“生物的整套遺傳物質——基因組”進行精確的插入、敲除和改變的技術。近年來,“基因剪刀”CRISPR/Cas9係統的出現,讓基因編輯比以前更加準確和靈活,也因此被《科學》雜誌評為2015年度科學突破。
然而,當CRISPR/Cas9第一次被用來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組時,一場全世界範圍的激烈辯論開始了。2015年1月,基因編輯領域內的科學家提出並討論關於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倫理以及監管問題。如何平衡潛在利益與意外傷害風險,如何管理這些技術的應用,如何將社會價值融入臨床和政治考量,如何尊重不可避免的民族文化差異成為討論焦點。
基於此,2015年12月,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以及英國皇家學會聯合召開了人類基因編輯的國際峰會。峰會召集了22位各領域的專家組成人類基因編輯委員會,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開展全麵研究。
曆時14個月,今年2月14日,委員會發表了人類基因編輯的報告書,明確人類基因編輯研究的科學、倫理與監管基本原則,並提出了可遺傳生殖係統基因編輯的10條規範標準。標準指出,可遺傳生殖係統基因編輯隻有在缺乏其他可行治療辦法時使用;僅限於預防某種嚴重疾病;僅限於編輯已經被證實會致病或強烈影響疾病的基因等。
在報告書發表幾個月後,由裴端卿執筆,人類基因編輯委員會的10位專家於北京時間10月6日聯合在《細胞·幹細胞》雜誌上發表文章,再次重申了報告書中的要點,並提供了關於可遺傳的基因編輯的一些澄清和新想法。
文章認為,隨著近期關於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深入,人們對於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理解正在加深。這些理解可能在未來幾年對世界範圍內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基礎,也可能引起對2017年1月的報告書的補充和修改。
與此同時,文章提出,國際合作可以有效擺脫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中受到的經費、地域性政策、胚胎資源以及重複性研究的限製,從而更加有效地推動可遺傳型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他們建議,成立學術聯合會可以協調國際合作,並可以推動科學研究向著4個方向努力——完成包含調控網絡的人類胚胎發育的細胞譜係圖;繪製從受精卵到原腸胚的人類胚胎單細胞解剖圖;完善胚胎發育中遺傳缺陷的數據庫;建立服務於人類胚胎研究的共享工具和資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