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動態>> 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廣州日報】廣州結合自身優勢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戰略突破口之一:生物醫藥 優勢明顯

發表日期:2017-12-11 來源:廣州日報 羅樺琳 李天妍 來源: 放大縮小

  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盛況空前,出席論壇的世界500強企業和嘉賓數量刷新紀錄。參與活動的不僅有經濟領域的引領者,也有來自科學界的重磅嘉賓。美國科學院院士、冷泉港首席執行官布魯斯·斯蒂爾曼就是其中一位。借著論壇舉辦的東風,廣州召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圓桌會議”,邀請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頂尖專家,共商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現狀與前景,為本地區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建言獻策。

  近年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國際上對生物醫藥產業的關注空前高漲,與之相關的技術5年內3次登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首。生物醫藥產業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

  在此背景下,廣州結合自身優勢,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戰略突破口之一,既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下技術革新的外在需求,也是落實國家“健康中國”、《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部署,又是壯大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有效手段。

廣州發展生物醫藥條件得天獨厚

裴鋼

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既是提升國民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壯大新產業、發展新經濟的需要。廣州在基礎科研、醫學、高等教育等領域都有很好的基礎,條件得天獨厚,相信在IAB框架下,會做得更好。”裴鋼表示。

  上個月,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實驗室正式揭牌。該實驗室總部設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規劃建設總麵積1650畝,包括核心基礎研究園區、應用研發與中試園區、臨床轉化基地、產業化綜合園區等。實驗室將立足於國際化和高起點,重點從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臨床研究與轉化、產業發展與產業促進3大板塊布局,建設全鏈條的創新協同體係,並以此作為重要支撐,麵向全球集聚人才、技術、金融資本等高端資源要素,優化完善創新生態體係,搶占生物醫藥行業製高點,促進相關產業集群發展。實驗室將在全球範圍內遴選實驗室主任,同時麵向國內外遴選高水平團隊或合作項目等加入實驗室。

  作為該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裴鋼分享了自己的理念。“要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實現真正的協同創新。基礎研究、轉化研究以及產業化,這三方麵是相輔相成的,需要政、產、學、研、金共同努力。實驗室分為不同的功能區,也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裴鋼還表示,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要促進新生事業的發展,都不是拚財力、拚物力。要實現科技創新,拚的是人才、政策,是否按創新規律辦事,以及大家是否齊心協力。

  “廣州要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就要打造政策的高地、人才的高地,打造合作的氛圍。不僅要廣州各院所、機構、企業一起合作辦事,還要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才及優秀機構參與進來。”

期待和廣州孵化出“高精尖”公司

布魯斯·斯蒂爾曼

美國科學院院士、冷泉港實驗室首席執行官

  12月7日,總規模約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簽約落戶,基金公司同步揭牌。這標誌著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在國際化上再次邁出堅實的一步,廣州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上的位置“顯示度”越來越高。

  “廣州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很好的基礎,希望未來能夠整合廣州地區與國際的科研資源,攻克生命科學領域的相關難題。”冷泉港實驗室總裁、首席執行官BruceStillman(布魯斯·斯蒂爾曼)說。

  作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冷泉港實驗室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中名列榜首。近年來,隨著生物學在自然科學領域日趨重要以及與醫學交叉的研究日益增強,冷泉港正在全球不斷拓展業務。

  “冷泉港是一個學術機構,強調專注,深耕基礎研究領域,知識層麵達到既深又廣的水平。”他說。這一次,冷泉港在中國開啟進一步合作計劃。在眾多的競爭者當中,冷泉港將橄欖枝拋給了廣州生物島:“此次與廣州的合作更加‘全麵’‘獨家’。”

  談及選擇廣州的理由,布魯斯·斯蒂爾曼表示,中國的生命科學研究正處在一個轉折點,也是騰飛的起點,而廣州在生物醫學領域布局很早,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在和廣州合作之前,看到廣州近年來在腫瘤、基因、治療等方麵都卓有成效,而冷泉港彙聚了全球最頂尖的科學家,日積月累的經驗所帶來的科研實力,完全可以與廣州相結合,在攻克相關疾病上做出更深層次的探索。”他說

  在廣州,冷泉港計劃在研究層麵集聚更多出色的科學家,在成果轉化方麵,會推進科研成果與生物科技的有機結合。布魯斯·斯蒂爾曼期待和中國科學家碰撞出火花,和廣州合作孵化出一批“高精尖”公司,把一流科學研究轉化到實際應用當中。未來,人們或將不用飛去海外,即可接受世界頂尖技術診療。

  “高精尖”的冷泉港,在另一個方麵卻相當“接地氣”,那就是不遺餘力地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除最前沿的基礎研究外,冷泉港因豐富的教學活動而聞名,除了提供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位及博士後研究項目,還在世界各地舉辦針對青少年的教育課程。

  “我非常喜歡廣州這座城市,這是我第一次來廣州,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來這裏參與合作。”布魯斯·斯蒂爾曼信心十足地說。

廣州發力生物醫藥是很好的方向

王小凡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教授

  “廣州已經不光滿足於經濟發展,正籌劃未來如何在生物醫藥科技領域成為世界領先城市。與很多城市相比,廣州在很多方麵都很超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醫學中心教授王小凡昨天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專訪,對廣州讚賞有加。

  “大健康是將來的發展方向,老百姓的需求不光是吃飯住房了,而是要活得健康。可是,現在醫藥方麵很多產品技術都要依靠國外。”王小凡分析,“如果廣州在這方麵衝出一條路,那將大有前景。”

  廣州發展生物醫藥,王小凡認為最大的優勢在於基礎紮實。“廣州擁有大量的高等院校、醫院,實力都非常雄厚。這正是其他競爭城市的一個短板,而且這需要長時間積澱,不是短時間能夠突破的。”在他看來,廣州發力生物醫藥產業,充分發揮自身長處,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我們已經在支持廣州健康研究院的科研工作,還將有更多的合作項目。”王小凡介紹。作為基礎醫學的研究者,他主攻遺傳病的治療。“目前已經找到一些治療的可能性,但要真正用於臨床,還差了一步,就是如何生產其病毒載體。”

  “這一部分在整個中國都是欠缺的,甚至在美國也是瓶頸。”王小凡說,“如果能做成,不僅有益於廣州,也將填補世界的空白。打好基礎科學這個源頭,對將來生物醫藥的發展非常有利。”

  基礎科學需要長期的研究,並非一時三刻能得到結果。王小凡特別欣賞廣州對於生物醫藥的長遠目光:“市委主要領導說‘功成不必在我任內’,但廣州一定要走這個方向。”

  生物醫藥研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除了科學家,還要資本和企業家,令研究更好地與需求對接。政府應該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王小凡建議:“政府需要提供一個讓三方對接的平台。術業有專攻,科學家主攻科研,沒有精力也未必擅長管理企業,但又需要資本和企業運營的支持,這時候政府就應該做好對接服務,提高效率。”

  王小凡提醒:“廣州在生物醫藥領域已經有很好的想法,現在需要的是從上到下落實到具體事項,讓頂層意識貫徹到基層人員,使想法兌現,才能把握住機遇真正推動生物醫藥的發展。”

政府重視是廣州優勢

李林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科院院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院長李林昨天也積極為廣州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他表示,在生物醫藥領域,廣州的優勢是有政府的重視和推動、充裕的資金和寬鬆的創新氛圍。而廣州當前最大的短板是人才配備還跟不上產業的發展。他建議,廣州的高校在學科設置上應進行傾斜,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李林表示,生物醫藥領域在未來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如今,包括癌症在內的很多重大疾病的治療手段,生物醫藥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這對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是巨大的機遇。廣州最近幾年非常重視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入,製定了產業規劃,建了很多科研機構,包括一些高校也設置了一些這方麵的學科,底子算是打起來了。在他看來,這是將來科技創新的一片新的熱門領域,在這方麵布局和投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李林看來,廣州的優勢在於有政府的重視和推動、充裕的資金和寬鬆的創新氛圍。政府重視非常重要,隻要持續不斷推動,狠抓落實,項目就會逐年有新進展。廣東作為中國經濟實力最雄厚的省份,廣州作為省會城市,資金優勢十分明顯。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向來對創新人才非常有吸引力。而廣州本土最近幾年也誕生了一批相當有實力的生物醫藥企業,並且建成了若幹個生物科技園,有重大項目落戶並有前沿成果產出。他所在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和廣州就有非常多的合作項目。“廣州這邊有很多科學家在我們那邊也有參加項目。將來還可以更多地加強聯係,會有更多項目加強合作。”

  在李林看來,當前廣州在發展生物醫藥方麵最需要補齊的短板是人才。李林建議,廣州高校在相關學科設置方麵,應該向生物醫藥領域傾斜,配齊這方麵的師資,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把這些學科打造成廣州高校的特色和優勢學科。

  “人才的聚集也講究大環境,這方麵的人才多了,就會有越來越多這方麵的人才湧入,然後你這方麵的優勢就會越來越明顯。所以,我覺得當前首要的是要有一批拿得出手的科研院所和行業領軍的科研人才落戶。”

專家學者

  “廣州IAB產業的發展勢頭很好,廣州聚焦前沿產業方向的戰略眼光在國內大城市中處於非常領先的地位。廣州想做成事,最重要的是打造政策的高地和人才的高地,把最好的引到這裏,如果大家都蜂擁而至,廣州在中國的地位、世界的地位就高了。我們不僅要做國家實驗室的典範,還要超過美國的國家實驗室,做成世界的科研創新基地。”

  ——裴鋼

  “大健康是未來的大方向,中國人口將近14億,日子過好了就會想到活得健康。醫學從過去的治病救人,到現在讓人過得好,廣州選擇生物醫藥這個方向很正確。廣州擁有大量的高校、醫院,這是其他競爭城市的短板,不是短時間能夠突破的。同時,生物醫藥的定義也可以拓寬,還有很多相關領域,比如人工智能就可以跟生物醫藥結合。”

  ——王小凡

  “非常榮幸,非常高興有機會參與廣州的IAB戰略。中國的科學家在過去的10年裏麵,就有很多讓我們西方科學家覺得很震驚和矚目的事情。我們希望與本地的科學家一起建立一個世界級的科學和醫藥研究機構。廣州現在已迎來時機,正在展望未來,我們有很好的基礎去超越其他城市。冷泉港實驗室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敢於給年輕的科學家以重任,敢於給他們投巨資。”

  ——布魯斯·斯蒂爾曼

  “我對廣州不陌生,不過看到廣州近年的發展軌跡和戰略規劃,確實深感震撼。廣州給我深刻的印象就是對待人才,不光是在吸引人才上,更重要的是用好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廣州加強基礎研究的布局和投入,從長遠角度來看,實際上是對城市未來的投入,今後的發展必將深深地受益於此。”

  ——李林

附件:
    Baidu
    map